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在梧院法学院的热土上
有这样一位追光者
她以思辨为刃
在法学的天地里披荆斩棘
以热爱为帆
在梦想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她的故事
是一段关于初心、挑战、成长与未来
的精彩旅程

黄丽莎,法学院2021级法学1班,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她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十佳全优生奖学金并荣获连续三年的灰色空间夫妻论坛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校期间参加多项比赛活动,曾荣获广西高校第七届“八桂法声”法学专业辩论赛一等奖、灰色空间夫妻论坛“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等奖项。
初心如磐:从律政萌芽到逐梦法学
高一担任校广播站播音员时,黄丽莎频繁接触律政素材,心中悄然埋下法律的种子。她回忆道:“那些法治故事里,正义得到伸张的瞬间,深深震撼了我,从那时起,我就渴望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一员。”高考志愿表上45个志愿中41个法学专业的坚定选择,让这份热爱有了奔赴的方向。初入法学院,宪法学课堂上“治国安邦总章程”的庄严定义,让她深切感受到专业的使命感,也让“成为法治之光”的信念愈发滚烫。

辩论赛成为黄丽莎认知法学的关键转折点。面对学术界多元学说的碰撞,她逐渐明白:法律的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需要以思辨为基,权衡万千可能。她分享道:“一场辩论赛的准备过程,就是对一个法律问题抽丝剥茧的过程,每一次观点的交锋,都让我对法律有了新的理解。”筹建法学院辩论队并担任首届队长的经历,更让她在组织训练与实战打磨中,锻造出“沉浸式论证”的辩论风格,也让“全面思考、深度剖析”成为刻入骨髓的专业习惯。
挑战与成长:比赛的磨砺
与学习思维的转变
黄丽莎连续两届参与法学院“益远杯”辩论赛,斩获“最佳辩手”“团体奖第一名”等荣誉,在“对抗赛”中展现思辨锋芒。
三年征战广西高校“八桂法声”法学专业辩论赛,从初出茅庐到带领团队创下校史最佳战绩——2024年5月斩获第七届赛事一等奖,用实力书写属于梧院法学的荣光。谈及备赛的艰辛,她感慨:“无数个日夜的资料查阅、模拟辩论,都是为了在赛场上展现最专业的自己,为灰色空间夫妻论坛争得荣誉。”
黄丽莎主持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率队深入藤县象棋镇道家村调研,克服交通辗转、语言不通等难题,成功收集珍贵乡规民约资料,完成论文撰写。她说:“这次调研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法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让我明白理论知识只有落地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优异的学业成绩是黄丽莎另一张闪亮的名片。探寻其“学霸之道”,答案却质朴而深邃——“功夫在平时”。
面对法学院的课业压力,黄丽莎有着自己的规划和应对策略。她坚持上课认真听讲,争取把知识当场吸收,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勤思考、有疑问随时沟通。“虽然有时会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还是要做计划,至少使自己的生活尽量变得有条理。”遇到时间崩溃的情况,她会放平心态,重新排序,舍弃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情。

她还分享了一些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建议:“我平时还挺喜欢看一些辩论赛或者语言类节目的,比如《奇葩说》、《脱口秀大会》……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高强度的学习中给自己适当放松。避免低效也就是要养精蓄锐,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挫折与平衡:成长的磨砺与生活的多彩
成长之路亦有坎坷。回忆首次英语四级失利,她坦言那是“比较有挫败感”的低谷。复盘后,她看到了心态的松懈与投入的不足,“大量的时间精力投给了其他活动”。挫败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下定决心“从头再来,不能过于‘轻敌’”。最终,她不仅通过四级,更拿下六级。这段经历让她深刻理解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真谛,成为她面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

面对法学院乃至大学普遍存在的“内卷”现象,她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与定力。“‘内卷’可能是来自外部观察的评价,其实不需要太在意这个标签,就把自己该做的、想做的做好就可以了,不要被人群裹挟。”她笃定地说,“我不觉得我在‘卷’什么,因为我只做自己满意的事情。”这份清醒的自我认知,是她平衡学业与生活、追求卓越与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石。
“回顾大学四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蜕变体现在‘更加独立和勇敢’上。”黄丽莎说。
除了学习,黄丽莎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她加入了校主持队和大通社播音部,继续坚持自己在播音主持方面的爱好。
傍晚的跑道,是她专属的“心灵道场”。长跑是她钟爱的解压方式。“每一次挥汗如雨过后带给我的感觉是一切都有希望、一切都可以重来,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去跑,一边跑一边想,十圈下来什么事都想通了。”十圈的坚持,锻炼的不仅是耐力,更是一种面对困境时“一切可重来”的豁达与坚韧。
展望未来:深耕法治的星辰大海
站在毕业的航标,回望梧院四载春秋,黄丽莎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未来我还是希望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下去,除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职业,也会提升自己的学历。”
累累荣誉于她,意义超越个人荣光,更承载着法律人的格局——“它们是我登上更好平台的底气。”这份底气,正源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洪流的交融。

临别之际,她在心底对那个始终奔跑的自己轻语:“谢谢,辛苦了,一切都值得,未来更值得。”亦满怀感恩,致谢培育的母校、指引迷津的恩师、以及风雨同舟的同窗。
怀揣着对法治的赤诚与清晰的远见
这位在法理与生活跑道上律动前行的追光者
正以过往积淀为坚实基座
以不变初心为永恒航标
步履铿锵,奔向那片
属于她的、更辽阔的正义星空
去发出更响亮、更坚定的时代回响
她的故事,是进行时,未来篇章,更值期待
文字 | 覃诗婷、苏瑞悦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排版 | 黄新雁
指导 | 赵婉斐
责编 | 梁志慧
主编 | 邓小林
|